找到相关内容521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正果法师事略

    年代,师在中国佛学院授课时,编写了洋洋数万言的《佛教基本知识》讲义。于法相唯识方面的理论阐述颇详。五十年代,惟贤法师身陷四川宜宾囹圄,写信给师帮助购买哲学、文学类书籍,师即如其所愿,多次寄赠。患难真情...

    圆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50983496.html
  • 以罗汉像为例来谈五代之后中国佛画发展之流变

    ,自五代以下,罗汉、菩萨题材如同异军突起,逐渐在画史上绽放光芒。   下面本文主要就以罗汉为题材的卷轴画为例,来阐述五代之后佛画在造型、风格等方面的发展之流变。   二.罗汉造型   1.罗汉...

    龚明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0551083724.html
  • 法门龙象,改革先驱——谨以此文纪念巨赞法师逝世十三周年

    守旧的积弊如何革除等等,在这本书里都有详尽的系统的阐述。对于广建坛场、聚众讽诵,以做佛事为衣食之资,巨法师尤为反对,他一向力主佛教徒要参加劳动生产,自食其力,发扬古德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的美德,恢复...

    朱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521384121.html
  • 论禅与诗

    是曾被苏轼赏识的吴可?他的《藏海诗话》,主张“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”、外枯中膏”、“中边皆甜”,是重“意”的。同时他又说:  几作诗如参掸,须有悟门。  他又有《学诗诗夕三首,阐述这“悟门”是什么,引起...诗论。  阐述山谷一派诗沦的范温,以禅论诗,强调“识”与“悟”,如说:  学者要先以识为主,如禅家所谓正法眼者。直须具  此眼目,方可入道,  识文章者,当如禅家有悟门,夫法门百千差别,直须  先悟得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784356.html
  • 众生平等与正法治化

    第三部分则主要论述佛教依据其“正法”所认同的具体的法律制度,包括依法治国、以“正法”限制国家权力的宪政制度、财产税收制度及以教化为目的的法律惩罚理论。第四部分则对全文内容进行小结,阐述探讨佛教法律观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44584390.html
  • 佛教与教育科学

    一个中千世界,三个中千世界又构成了一个大千世界。而法界中有无数个大千世界。正如佛陀在《华严经》1阐述的“一尘中有尘数刹。”在一个微观的尘埃之中又有无数的大千世界,那里的每一粒微尘中又有无数大千世界,...

    印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5984639.html
  • 黄金珠绳上的摩尼宝——历代多智钦仁波切事迹简介

    三世多智钦的著作是阐述宁玛见地的最伟大的学术专著,他向那些希望学习宁玛不共见地的人们推荐阅读这些著作。他说他自己对宁玛派和大圆满的领会(或证悟)最初就来自第三世多智钦──通过拜读他的著作。   在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585108.html
  • 我国宗教组织的教职人员管理规范研究(一)

    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范构成。首先分析相关立法的规制情况。   在具体阐述相关内容之前,首先对主要立法作一介绍。我国现行立法除了前述宪法规定之外,包括行政法规,主要是国务院于2004年制定的《宗教事务...

    朱应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4785127.html
  • 社会和谐与宗教承担

    一位有权势的大臣,而一旦龙袍加身,赵匡胤就成了被人三呼万岁的大宋皇帝。宗教对于社会权威的确认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见一斑。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曾对中国式的君权神授说阐述得相当清楚。他从语源学的角度曾经对之解释说:...

    段德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40885334.html
  • 蕅益智旭与天台宗——以《灵峰宗论》为中心

    这在其《念佛即禅观论》中就有说明。智旭在详论了念佛法门中所谓念自佛、念他佛、念自他佛的三种念佛观后又加阐述,谓“或不能作此三种念者,则但持名号,……若持名号,……与禅观非异,……与禅观非同,是谓胜异...

    周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41685348.html